红细胞是人体的“氧气快递员”,正常情况下它们是圆润的圆盘状,能灵活穿过毛细血管。但缺乏维生素B
时,红细胞就会变成“巨婴”,携氧能力暴跌,还会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。身体细胞都在等氧气“快递”,却迟迟等不到。这就是为什么缺乏维生素B
,再多叶酸也只能堆在细胞里当“库存”,就像盖好的房子没有钥匙,永远没法入住。
神经细胞的“电线”——轴突外面包裹着一层叫髓鞘的“绝缘层”,就像电线外面的塑料皮。维生素B
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身体合成神经髓鞘。如果这层“绝缘皮”破损,神经信号就会漏电、延迟,甚至“断联”。缺乏维生素B
的神经,就像下雨天接触不良的旧电线,随时可能“短路”。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缺乏维生素B
50岁以上的人10%~ 30%存在胃酸分泌不足,难以将食物中的维生素B
。这个问题会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加重。老年人可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
如果患胃肠道疾病,如萎缩性胃炎、溃疡性肠炎,或曾做过胃肠道手术、减肥手术等,也会影响对食物中维生素B
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。长期服用二甲双胍,会导致小肠蠕动改变并刺激部分肠道细菌过度生长,竞争性抑制人体对维生素B
缺乏的副作用。患者可表现为不典型的神经病变和精神心理异常,如四肢远端麻木和针刺感、步态不稳、舌炎、记忆力下降、认知障碍,甚至出现抑郁、躁狂。然而,在临床上这些症状常常被归因于高龄或糖尿病本身,导致维生素B
时,会悄悄发出一系列“警报”。例如,明明睡够了却总觉得累;吃饭时舌头又麻又痛;手部出现麻木与针刺感;双脚出现肿胀;看东西偶尔模糊;变得暴躁易怒或抑郁等。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小毛病,可能都是维生素B
缺乏高风险人群,又同时出现上述情况,可以去医院进行维生素水平的全面检查,如发现缺乏应及时补充。
的需求并不多,成年人每天只需要2.4微克,大概相当于一口牛肉所含的量。但就是这微小的存在,却像精密仪器里必不可少的零件,少了它,整台机器都可能停摆。下次吃饭时,不妨给餐盘里加份瘦肉或鸡蛋,给身体里的“神经充电宝”充点电,让每一个细胞都能活力满满。